兄弟们,咱就是说,你身边有没有这么一种朋友,平时一起吃饭撸串吹牛皮,看起来平平无奇,突然有一天,他轻描淡写地来一句:“嗨,想当年哥也是个国家二级运动员。”瞬间,整个烧烤摊的空气都凝固了,你手里的腰子它突然就不香了。啥玩意儿?国家二级运动员?这名头听起来,是不是感觉对方马上就要变身超级赛亚人,掏出球拍给你来个后场起跳暴力劈杀?感觉就是那种“不明觉厉”的天花板级别存在,让人肃然起敬,想立马给他点瓶82年的雪碧。
别急,先别急着喊666。这个“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头衔,它到底是个啥?是羽毛球界的“青铜”还是“王者”?今天咱就来把这个事儿给盘得明明白白的。首先,划重点,这个称号可不是自己封的,也不是小区羽毛球比赛拿个冠军就能有的。它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正儿八经盖章认证的,属于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里的一个等级。简单来说,就是官方承认你打球有那么两把刷子,已经脱离了纯野生玩家的范畴,进入了正规军的预备役。
那么问题来了,想成为一名男子羽毛球国家二级运动员,到底得有多“秀”才行?是不是得像林丹那样,拥有麒麟臂和“无敌是多么寂寞”的气场?其实吧,倒也不用那么玄乎。根据官方发布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想拿到这个“二字头”的身份卡,你得在特定的比赛里取得特定的名次。这可不是你家楼下公园里大爷大妈们的友谊赛,而是正规到需要查身份证、验骨龄的比赛。
具体来说,都有哪些“通关秘籍”呢?来,小本本记一下。比如说,你得去参加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或者锦标赛,在单打项目里杀进前8名,或者在双打、混双项目里冲进前6名。再或者,去参加全国性的青少年比赛,比如全国U系列比赛,单打拿到前16名也行。听起来是不是感觉也还好?前八名,努努力好像也行?别天真了,我的朋友!能去参加省级比赛的,哪个不是当地县市里杀出来的“卷王”?个个都是从小练球,身经百战的主儿,脚下步法跟装了马达似的,手上动作比绣花还细。你以为的“努努力”,在他们那是“拿命拼”。
所以,这个二级运动员的含金量,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跟那些站在奥运会领奖台上的运动健将、国际级运动健将比,那确实是弟弟。但在咱们普通爱好者眼里,那绝对是降维打击的存在。你在野球场上引以为傲的“秘技·反复横跳”和“绝学·大力出奇迹”,在人家系统训练出来的步伐和手法面前,可能就跟闹着玩似的。人家一个标准的滑板吊球,就能让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怀疑人生。不夸张地说,一个正经的男子羽毛球二级运动员,去业余圈子里,基本就是“球场恶霸”级别的,能把大多数业余高手打得找不到北。
当然,费那么大劲,经历了无数次挥拍、无数桶羽毛球的消耗,就为了得一个“球场恶霸”的称号吗?格局小了,兄弟!这个证书更大的用处,其实是在“升学”这条赛道上。这才是它真正的“隐藏款”福利。对于很多体育生来说,这张证书就是一块强有力的敲门砖。拥有了它,你就有资格参加高等院校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育单招。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你可以另辟蹊径,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会大幅降低。别人在那吭哧吭哧刷五三,你在这边挥汗如雨练多球,最后殊途同归,一起走进理想大学的校门。这简直就是学霸们眼中的“物理外挂”啊!
不过,你也别以为拿了证就万事大吉,可以躺平了。体育单招的竞争同样激烈,各大高校不仅要看你的运动等级证书,还要组织严格的专项技术测试和文化课考试。你的技术动作标不标准,战术意识强不强,都会被大学教练们拿着放大镜看。而且,就算进了大学,高强度的训练也是家常便饭,想混日子?不存在的。毕竟,人家招你进来是希望你能为学校在各种比赛中争金夺银,而不是让你来体验大学美好生活的。
聊到这,你可能对男子羽毛球国家二级运动员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他们是一群从小就选择了体育这条路,付出了超乎常人汗水的年轻人。他们的童年可能没有太多的动画片和游戏,更多的是在球馆里重复着枯燥的步伐和挥拍练习。他们或许没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谌龙、石宇奇,但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人生多争取到了一个选择的机会。这份经历本身,就足够闪闪发光了。
所以,下次再有朋友“凡尔赛”地提起自己是二级运动员时,别光顾着惊讶了,你可以笑嘻嘻地递上一瓶水,然后问他:“哥们,那你现在打球,还用买羽毛球吗?”
本届世界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1、本届世界杯,即便不算票务收...
曝齐达内执教巴黎首个条件是签C罗,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条件?...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河北省柔道冠军徐志鹏2008年奥运中国冠...
布洛克是减重打UFC的嘛?布洛克·莱斯纳参加WWE联盟是...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家羽毛球女队总教练国家羽毛球女队主教练...